清明祭忆 | 我们如何走出丧失带来的哀伤
2023.04.05
二月十五 星期三
Rain in spring
【二十四节气】
Qing Ming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——杜牧《清明》
又是一年清明节,蒙蒙的细雨,延绵的青山,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伤。
在这一天里,无论是这几年因新冠逝世的至亲,亦或是埋藏在心底那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家人、爱人、伙伴,他们的形象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愈发得清晰,我们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,就像倒放的电影,一帧一帧,恍如昨日。
我们感慨:时光为什么不能倒流呢?思念就像一川烟草、满城风絮、梅子时节的细雨,绵绵密密、挥之不去。
我国每年有近一千万新增的丧亲家庭,约10%的丧亲者可能从正常哀伤转变为病理性哀伤,并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甚至导致早逝。
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6月将病理性哀伤从抑郁症类别中分离出来,并为其定名为“延长哀伤障碍”。认识哀伤将有助于无数丧亲者挣脱哀伤,提升精神健康水平。
这种面对亲人离世时怅然若失的感觉,在心理学上被称为「丧失感」。人生就像一趟列车,到了不同的站点,总有人上车,也会有人下车,总有人虽是匆匆过客,却也令我们刻骨铭心,没有谁会陪着你一起驶向生命的终点。
就像王国维所说:“最是人间留不住,朱颜辞镜花辞树”。这种“丧失”总是不断地发生,丧失所带来的哀伤也是不可避免。因为爱,所以哀伤;因为依恋,所以哀伤。但是,哀伤并不意味着软弱,更不是缺乏信念,它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必须要学习、体验和完成的功课。
问:哀伤之旅有没有终点?
想起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给外婆扫墓,一向坚强的女人,在外婆的墓前哭得像个小孩,她絮絮叨叨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、心酸与思念,思念就像放开的水闸,喷薄而出。我当时就在想:失去至亲真的太痛苦了,这种哀伤可怕得一眼望不到头,没有止境,我的人生还很长,才不要经历这样的哀痛。
那么,问题来了,哀伤之旅有终点吗?
很遗憾,没有,丧失和哀伤是不可逆转的,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。
著名的哀伤学者伊丽莎白·库伯勒·罗丝(Elisabeth Kubler-Ross)说过:
“现实是,您的哀伤不会消失,您不会忘记您失去了您所爱的人,您将学会与之相处,您会得到缓解,您将从萦绕心头的丧亲痛苦中重建一个新我。您仍将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,但您已不再是过去的您。您不应该成为那个过去的您,也不应该希望那样。”
即使哀伤之旅没有终点,但是生命的意义却可以继续重构和追寻。
问:那么,
我们该如何适应丧亲后的变化?
小编的爷爷,是一名年过八旬的白发老人。他在纷乱的战火中出生,生命的长度跨越了大半个世纪。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,这个可怜的老人,人生的三大悲痛,他已经经历了两痛:幼年失父,中年丧妻。可以说,这种“丧失感”跟随了他大半辈子。
我很少听他说起这些,也许他把哀伤深深埋藏在了心底,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,才会默默地舔舐伤口。心有雷霆面若静湖,这是生命的厚度,是沧桑堆积起来的。
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,他说:人虽然走了,但是生活还得继续。你要生活,要生存,社会在不断地进步,难道因为这些你就要放弃后半辈子的生活吗?
是的,逝者已矣,生者当如斯,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,往事暗沉不可追,我们需要重拾前进的勇气和信心。
当代著名哀伤学者、心理学家、复杂性哀伤治疗开发者玛格丽特·希尔(Margaret Shear)博士在一次演讲中谈到:
“哀伤是一个新的家园,是生者的永居之地,生者要在那里重新界定他们的生活。生命因为重大的丧失而永远改变,即使哀伤没有终止,但生活的意义却依然可以重建,并让人感到丰盛和满足。”
重建生命的意义,让自己适应那个逝者已逝的“陌生世界”,让丧亲的哀伤和健康的怀念“和平共处”,这一系列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被称为「整合性哀伤」。
正常的哀伤过程就是从失去至亲的“急性哀伤”通过适应过程转变为“整合性哀伤”。如果正常的哀伤过程受阻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哀伤过度、难以调节,那么极有可能导致“延长哀伤障碍”(如下图所示),脱离正常的生活轨迹。这时,就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问:为什么我总是走不出哀伤?
伊丽莎白·库伯勒·罗丝博士将哀伤分为五个级别:
(1)否认:“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”,即不愿承认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;
(2)愤怒:“为什么是我”,即气愤到想去反击,或指责他人;
(3)讨价还价:采用乞讨、许愿、祈祷等方式,希望事情可以改变,以缓解失落的心情;
(4)沮丧:强烈的无助、沮丧和痛苦,陷入消沉的状态;
(5)接受:即意识到现实无法改变,能够面对现实,变得更加坚强,这也表明走出哀伤,可以向前看。
很多人之所以无法适应哀伤,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、四处碰壁,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始终否认事情的发生。他们心中有无数个“如果可以”“为什么”“要是……就好了”“不可能”,他们把自己困在了这些话术所编织的围城中,无法前进。
我们怨怼、愤怒、遗憾、内疚、恐惧乃至沮丧,这些情绪都有一种“向内”的属性,它没能很好地释放出来,以致于淤积在内心,积郁成疾。咨询师王宇赤说:“情绪无法表达,人的攻击性就只能向内,一旦开始自我攻击,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。”
我们要做的,是把这种情绪“外放”,看见并且接受它,让哀伤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。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。曾经读过武志红老师的书《感谢自己的不完美》,书中有提及一个概念,叫做“哀伤过程”,指任何一份失去都会引起我们心中的悲伤,如果我们让这悲伤流动,就意味着我们接受了丧失,接受了失去。
让悲伤随着时间而流动,时间会冲淡我们的哀伤,清风细雨会带走我们的思念。
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,例如清明扫墓、节日祭祀、写信、哀诗、祭酒、写回忆录等等。再简单点,来一场天昏地暗的大哭,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,完成对丧失的告别,从而转移与丧失客体的联系,建立新的自我身份认知,重新建构生命的意义,拥抱现在的自己,达到适应哀伤的目的。
“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,每一个负面的、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。”
不要惧怕哀伤,也不要囿于哀伤,尽管哀伤的疗愈确实有点漫长且不易。试着接受它,看见它,适应它,宣泄它,让它自然而然地流动。
就像《天蓝色的彼岸》中对死亡的描述:总有人在不断地朝着那个方向前进,走向远方的落日。他们回头,向我们挥挥手,告诉我们:好好生活,不必追。
又是一年春草绿,梨花风起正清明。青山绵绵,细雨蒙蒙,清明祭忆,思念无边。生活向前发展,我们也要朝前看。
对于亲人的离去,
关于哀伤的的疗愈,
你有什么想分享的?
清明已至,
你最思念的人是谁,
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~
END
文案 | 小Jalen
主编 | 宋姣姣
排版 | 水水
审核 | 张奕华 林玛
图片 | RedMatcha 江苏新闻
参考文献:
[美]刘新宪,《哀伤疗愈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1年1月
[美]戴维·凯斯勒,刘颖、孟宪妮 译,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》,中信出版社,2021年5月
▼点击图片即可跳转▼
我知道你「在看」~